第二百五十章 和州城内(2 / 3)

雄起中亚 爱做的事 3595 字 2020-07-08

像臣服大辽的同时,也派使臣向西边的夏国与金国,表示臣服。由此,也倒是让高昌国免于战火,安逸了数百年。

如今随着蒙古在漠北草原崛起,回鹤又与蒙古‘眉·来眼去’。这一点,大辽的菊尔汗与朝臣们,其实是知道的。但因回鹤是大辽东边的屏障,与各国交好,有利于大辽东境的安宁与稳定。所以只要没引兵入境,就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,装作不知。

不成想,这次回鹤在蒙古使臣的唆使下。竟杀了大辽的监官,直接举旗反叛了。

这下,巴拉沙衮的大辽朝臣们,就是想装聋作哑也是装不下去了。

不过和巴拉沙衮那边慌忙应对相比,和州城内,却是一派风平浪静。各种做买卖的生意人,也照常打开店铺,做着生意。十二座通往城外的城门,也都照常开启。

百姓进进出出,没有一丝紧迫之意。好像整个和州的百姓,都对大辽的怒火,然不在意。

当然,这也是和州深居回鹤腹地的缘故。临近大辽最近的城池益里(伊宁),也隔着上百里。中间有天山天险阻隔,大军想过来没那么容易。

更何况,回鹤国主已经找到了新的靠山蒙古。因和漠北草原相近的缘故,蒙古统一漠北诸部,吞并乃蛮,劫掠夏国等大事,早已在回鹤境内传开。

再加上很多从草原来的回回商人,刻意夸大其词。让回鹤境内的各部百姓,都不免对蒙古生出不可战胜的念头。因而对蒙古的畏惧,更甚于大辽。

所以上到回鹤国主,下到贩夫走卒。都根深蒂固的认为,当大辽对回鹤兴兵时,他们的新主人蒙古,一定不会袖手旁观。这也就促使回鹤百姓,对大辽的报复并不在意了。

此时此刻,和州城内。一个破衣烂衫,冻得瑟瑟发抖的少年。正赤着脚行走在建阳门一带。看到卖吃食的摊子,都怯生生的靠过去乞食。

可惜的是,得来的多是打骂或口水。

来来往往的百姓,也都厌恶的避开。似是害怕靠近了,弄脏了自己的衣袍。

如此境遇,让耶律察忽赤不免有些心灰意冷。

“哼!待我回到巴拉沙衮,定要借兵屠尽此城。”,耶律察忽赤盯着和州皇城的方向,暗暗咬牙道。

就在三天前,他还是过着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。在和州城内,连回鹤国主都得给他几分薄面。因为他爹是和州郡王,尼刺部族长,大辽派驻回鹤的监官。

在和州城内,没有人敢忤逆他爹的旨意。连回鹤国主,都被其当面羞辱过。

但这一切,都在三天前的惊变中,化为乌有。当天他爹被回鹤国主盛情相邀,一同前往和州城外的庄园游猎。但到了晚上,他爹的亲卫就逃回来说,回鹤国主埋伏了近百亲卫,将他爹乱刀斩死。

随后和州城内的府邸,就被回鹤国主的亲卫查封。满府上下二百多口,尽数屠戮。若不是他得了亲卫的消息,提前出府。说不得,也身首异处了。

想到这些,他心底的仇恨之火就越烧越旺。体外的寒意,也不自觉的消了些许。

不想挡了一个壮汉的道儿,径直被其踹到一旁。

耶律察忽赤没有喊痛!只擦擦了嘴角的污血,默默的站了起来。

“小兄弟,饿了吧?!”,一道温和的问话声在耳旁响起,他才惊觉自己是撞到包子铺的摊位了。

眼见耶律察忽赤没说话,那身着素衣,面色和善的店家也不在意。就从蒸笼中拾起两个大包子,递到耶律察忽赤跟前,出声道“阿弥陀佛,快拿去吃吧!”。

在以佛教为国教的回鹤国,大多数百姓,都笃信佛教。但乐善好施,却只有极其虔诚的佛教徒才能做到。

耶律察忽赤也不客气,说了声谢字,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。

店家闻言,却咦了一声,有些好奇的问道“你这小乞儿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