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阳关位于薄山之中,坐落于道路之间。 左边是岩壁,右边是土壁。 岩壁比较难以攀爬,土壁虽然也算是坡度较大,但是长年累月雨水冲刷之后,倒也有了些斜度。 中间一个关城,有城门,无吊桥,也没有壕沟。 听起来不错,但是实际上防御工事很薄弱。 虽然最外层关隘左右两侧都是石壁土壁,但是都不算高,甚至普通人用车辆垫垫脚,再搭个人梯就能往上爬。不过毕竟是从华夏早期就存在的关隘,所以大体上的防御结构还是有的,简单的一个『日』字形态的城墙,内城比外城略微高一点。 年久失修,用来堆叠城墙的石块缝隙都不小,甚至可以直接沿着石缝隙攀爬。 从来他们就是这么偷偷爬上来的…… 现在却要防着曹军反攻也这么爬…… 真是风水轮流转,一点都不差。 在锁阳关之中,已经全体动员,所有士兵都各司其职,忙碌不停。 武器都摆放在趁手的位置,备用的也堆叠在了城头上。 还有一些人将锁阳关内仓廪之中的东西都搬了出来,运到城墙上。 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气氛笼罩了整个锁阳关。 从来站在内城主楼上,长时间的仰望着树立在城头上的三色旗帜。 有一段时间,他厌恶,恐惧这三色的旗帜,可是他现在身处在旗帜之下的时候,他却觉得心安,即便是他知道接下来有一场恶战即将到来。 深秋的太阳,多少是有点有气无力了。 山间的鸟儿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些什么,清晨的时候只是匆忙叫唤了两声,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。 从来没想到,其实在骠骑麾下,也有像是他一样的人。 比如荀谌。 荀谌当年是作为颍川荀氏,前往袁绍那边压住的筹码。 对于一个大汉的士族大族来说,一个人,就是一个筹码。 不分男女。 个别的筹码用了,输了,或者丢了,对于大家族来说,问题都不是很大,只要整体上盈利就可以了。 结果最重要,过程无所谓。 当荀氏家族认为袁绍不值得投资,并且没能扳赢冀州土着的手腕之后,于是转投注了曹操,而和袁绍绑定比较深的荀谌,最后就被抛弃了…… 就当作丢了,没了,死了。 荀谌告诉从来,当年他到了平阳的时候,也是隐姓埋名过来的…… 荀谌说,从来可以恢复原本的姓氏,这在骠骑之下没有什么,也不会有人因此就弹劾他。 往事皆矣,来者犹可追。 骠骑需要同路人。 所以即原先是对手,是敌人,但是现在一起同行,愿意遵从骠骑指出的道路,那么就可以放下过去的恩仇,一同向前。 前提是,必须要真的放下…… 荀谌的这些劝告,从来仔细考虑过。 不过,从来准备等这一战打完了,再去考虑是不是要恢复原本姓名的问题。 同行人…… 而不是同姓人。 说这是因为斐潜家族薄弱,不得不为之也好,说这是骠骑有意收买人心也罢,但是给了很多人希望,并且是真切的在跟着同行的过程当中看到了阶段性的收获! 这一点,非常重要。 阶段的过程,阶段的成果,而不是一个望不到头,也触摸不到的最终的『结果』。 山东就经常搞这种噱头…… 就像是当年河洛之中,不是也有很多士族家族,以为自己学了山东的经文,就能成为山东的一份子? 结果呢? 山东表面上是宽容的,实际上有各种隐形的限制,而关中至少将限制都摆在了明面上…… 忽然之间,远处传来的呼喝声打断了从来的思绪。 『来了!曹军来了!』